近年來,馬衙街道將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鄉村振興重點任務,落好“班子”“底子”“根子”這“三顆子”,多渠道推動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提質增效,激活鄉村振興“原動力”。
落好“班子”,選育致富帶富“領頭雁”。以村“兩委”換屆為契機,注重從返鄉創業者、致富帶頭人、退伍軍人等熱愛農村工作的群體中培養選拔村干部,將22名懂經營、善管理的致富能手、回鄉學子補充到村級后備干部隊伍中去。同時依托金山村鄉村干部培訓基地,建立村干部輪訓制度,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鄉村干部培訓的重要內容,聚焦產業發展、經營管理等關鍵環節,組織街村干部學習集體經濟發展先進典型案例,提升履職本領。截止目前,已連續2年舉辦村(社區)黨組織書記“擂臺比武”活動,培育“鄉村振興擔當作為好支書”2名,推動基層黨組織干有方向、比有標準、爭有動力、追有目標。
落好“底子”,算好農村集體“財務賬”。將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情況列為村干部績效考核和村級黨組織書記抓基層黨建述職評議考核重要內容,研究制定《馬衙街道2023年度村級綜合目標考核細則》,將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與年度目標績效考核掛鉤,充分體現干有所獲、勞有所得。同時設立村級集體經濟專門賬戶,嚴格實行“四議兩公開”工作法,充分發揮村務監督委員會的作用,凡涉及村集體經濟項目的管理、集體資金的收支使用,均通過“村級監督委員會+農經審核監督+村民民主監督”程序進行評議、上墻公示,街道紀工委每季度進行專項檢查,真正實現村集體經濟財務在公眾視野下運行。2022年,街道下轄8個村(社區)村級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達到260萬元,村均收益30萬元以上,年收益50萬元以上的經濟強村達到2個。
落好“根子”,打造產業發展“強引擎”。按照“核查、評估、激活”的流程,開展集體“三資”清查,經統計,全街8個行政村排查出集體水面、土地、門面房等集體“三資”共計7類28項。馬衙街道以解決存量資產閑置和低效使用為突破口,鼓勵各村(社區)積極爭取切合實際的項目工程,通過土地整理、農房改造、光伏電站建設等項目,讓“閑資源”變成“活資產”。堅持培育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標兵”,重點強化示范引領。2019年以來,金山村依托礦山、集體土地等現有資源組建運輸、農業、物業等3家集體企業,物業服務公司收集廢料發酵成肥料,交由農業公司用于農作物種植,農產品由運輸公司進行外銷,各自盈利的同時,還形成了內部產業循環。截至目前,金山村年集體經濟毛收入已達110萬元,“‘三企’綜合發展”項目在2023年度池州市集體經濟“擂臺比武”活動中榮獲三等獎。(撰稿:王健;審核:童慧慧)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