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梅龍街道縱深推進黨建引領信用村建設工作,通過緊抓黨組織牽引、夯實采集保障、聚焦成果運用三大重點,為促進街域鄉村振興,構建黨建引領工作新格局提供有力支撐。
“引”字為先,走好信用村建設“先行步”。一是統籌研究部署,建立黨建引領信用村建設工作制度,落實街村干部包組入戶、村“兩委”干部遍訪農戶等制度,搭建街道、村、商超、金融機構等多方聯動平臺,凝聚信用村建設“大合力”。二是構建“線上+線下”宣傳模式,依托各村居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通過廣播、宣傳欄、LED顯示屏、網格員上門、懸掛橫幅、微信群等多種形式開展宣傳,同時加強金融知識普及教育,增強農民金融素養和風險意識,保住農民的錢袋子。2024年以來,累計轉發黨建引領信用村宣傳材料1000余次,動員村民參與積分制活動百余次。三是成立2個指導組,深入各村開展鄉風文明評議實地指導,抽調多名街道業務骨干,入村現場為村級采集員、評議員模擬采集、示范演練、答疑解惑。依托298個網格村民小組,動員黨員中心戶帶頭參與信用建設,組織100余名信息采集員,開展入戶到家信息采集工作,確保“戶戶到位,家家錄入”,目前共維護農戶信用信息11268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256個。
“準”字為基,走好信用村建設“規范步”。一是因地制宜細化鄉風文明評議指標和分數,形成“一村一策”特色評議清單,使評議指標更貼近群眾日常生活,評議過程有據可依。二是由街道黨建辦牽頭,會同紀檢、公安等部門聯審涉及“一票否決”事項人員,結果反饋到村,確定參評人員名單。高標準組建由村干部、“五老”人員為主的評議小組、審議小組、監督小組,嚴格按照小組初評、組織審議、結果公示、全過程監督等環節逐戶開展鄉風文明評議。建立評議檔案“一戶一檔”,加減分有據可依、一目了然,確保評議程序嚴格規范、結果公平公正。三是明確時間節點,健全常態化督導機制,督導進度較慢村加快推進,推動問題“快準好”解決。充分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將黨建引領信用村建設納入年度綜合目標考核和村(社區)黨組織書記抓黨建述職評議重要內容。
“用”字為要,走好信用村建設“有效步”。一是以提高信用戶獲得感、榮譽感為抓手,找準積分管理“小切口”,打造2個和美積分試點村,完善信用積分管理制度,吸納信用戶參與“和美積分”兌換活動。二是因地制宜探索“信用建設+鄉風文明+人居環境”綜合積分評議“和美庭院”等模式,對日常表現突出、配合工作的農戶進行積分獎勵,助推人居環境“大提升”。三是多維度拓展用“信”場景。依據信用村建設惠民清單,明確AAA級、AA級、A級信用戶可以享受的優惠服務。延伸“積分+”場景,探索打造村級“信用農家書屋”“信用理發室”等實踐場景,為群眾提供各式各樣的“精細微”志愿服務,開展義診、義剪、修補、惠民政策宣講等免費志愿服務活動10余項次,受益群眾300余人次。(陳逸函)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